數據率為每秒bit數,它與信息在計算機中的實時傳輸有直接關系,而其總數據量又與計算機的存儲空間有直接關系。因此,數據率是計算機處理時要掌握的基本技術參數,未經壓縮的數字音頻數據率可按下式計算:
數據率=采樣頻率(Hz)×量化位數(bit)×聲道數(bit/s)
用數字音頻產生的數據一般以WAVE的文件格式存貯,以“.WAV”作為文件擴展名。WAV文件由三部分組成:文件頭,標明是WAVE文件、文件結構和數據的總字節;數字化參數如采樣率、聲道數、編碼算法等等;最后是實際波形數據。WAVE格式是一種Windows下通用的數字音頻標準,用Windows自帶的媒體播放器可以播放WAV文件。MP3的應用雖然很看好,但目前還需專門的播放軟件,其中較成熟的為RealPlayer。
為了存儲數字化了的音樂,就只能盡量開發高容量的存儲系統。在70年代末,終于開發出了利用激光讀寫的光盤存儲系統。因為這種光盤比起密紋唱片,無論在體積和重量上都要小得多,輕得多,所以稱它為CD(CompactDisk)。意思為輕便的碟片。而一張CD的容量大約為650MB,也就只能存儲61.4分鐘音樂。
純粹音樂CD通常也稱為CD-DA。DA就是數字音頻(Digital Audio)的縮寫。它的技術指標是由一本所謂的“紅皮書”所定義。這本紅皮書是菲立普公司和索尼公司在1980年公布的。以后,在1987年,又由國際電工委員會(IEC)制定為IEC908標準。根據這些標準可以比較精確地計算一張CD所能存儲的音樂時間。實際上在CD碟片中是以扇區為單位的,每個扇區中所包含的字節數為2352個字節。總共有345k個扇區。因此總的字節數為345kx2352=811440kB。可以存放76.92分鐘的立體聲音樂。還有一種方法來計算播放的時間,CD在播放時,其播放的速度為每秒鐘75個扇區。一張CD有345k個扇區,因而可以播放的時間為345k/75=4600秒=76分40秒。兩種方法計算的結果是一樣的。
更多文章